当前位置:首页/
关闭
一支小小的钓鱼浮标,在一个县级市里竟能形成35亿元以上的大产业。
湖南岳阳临湘市是世界知名的“中国浮标之乡”,钓鱼的浮标产业是这里的特色产业,经历了30年的发展,临湘浮标形成了集“材料供应、机械制造、浮标生产、油漆美工、包装印刷和电商物流”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2020年6月,湖南省“三线一单”成果应用后,临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临湘高新区)结合地方实际,注入地方元素,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钓具浮标特色产业,迈出了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新路子。
一、加快腾笼换鸟,推进产业革新换代
近年来,临湘市着力打造中国浮标产业特色小镇,建设“三区(垂钓区、生产区、展示区)”产业发展平台,引导浮标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品质化发展。根据“三线一单”资源开发利用管控要求,临湘高新区积极优化产业布局,三类工业企业不再引进,化工企业全部搬迁退出,特别是对停建停产和污染大的陶瓷企业进行了全面清理。
2017年,临湘市对不能正常生产的16家企业进行协商收购和依法征收,完成了10家“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共盘活用地784亩。岳阳市唯楚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被盘活后进行了产业转型升级,与上海大学合作共建了高新材料与绿色智能制造孵化基地,帮助临湘浮标钓具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为了改变过去临湘钓具浮标产业经营分散、难以做大的状况,临湘工业园在盘活土地上还新建了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通过出台入园钓具企业优先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实现财税、用地、厂房租赁自建、用水用电用气的“四个优惠”,兑现研发创新、品牌创新、上市融资和出口创汇的“四个鼓励”,引导家庭作坊钓具企业“化零为整”,进入园区集中经营,抱团发展。
目前,三湾产业区钓具(浮标)运动休闲类企业已达40多家,入驻率达90%,重点龙头企业以瑞琦户外、池海钓具为主,“黄金眼”等多个产品成为国际、国内著名品牌,钓具产业园由浮标向钓箱、假饵、钓竿、饵料、渔线等全产品链延伸,实现了由高污染的化工、建材产业向低碳环保的钓具浮标特色产业发展的转变。
二、加强监管,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临湘高新区在产业平台建设、生产准入和常态管控上坚持贯彻环保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以“三线一单”为指导,守住环境质量底线。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厂房装修、设施安装上,临湘高新区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实行水、气、土、管、道等系统设计,超前布控,不留环保死角。
以集群促集中,实行准入清单制度。临湘高新区以浮标生产为主导,发展钓竿、钓线、钓饵、钓箱、仿真鱼饵等钓具全产业及钓具机械、模具、喷漆和原材料、包装、装备加工业。一方面,严把入园企业关,将分散的油漆工艺企业集中入园,将不达标排放的企业控制入园,统一建设油漆工艺共享车间,推行集中专业喷涂;另一方面,严格控制非钓具(浮标)企业入园,堵住污染入园通道。
以管控促整改,实行严格环评措施。临湘高新区对浮标(钓具)企业坚持常态化管控,对不符合环评要求的企业限期停产整治,指导整改提升环保水平;对园区和分散的浮标生产企业和作坊进行油漆污染扰民专项清理整顿,关停污染企业和作坊26家,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产业生态屏障。
三、实现 和经济发展双赢
临湘高新区遵循“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大力发展低碳、污染小的钓具浮标系列特色产业,集中优势抱团发展,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打造专业化、特色化园区,实现了 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
助力城区环境明显改善。临湘高新区2020年建立的两个小微环境监测点监测数据显示,园区周边环境质量一直保持合格、无超标情况发生,为临湘城区环境质量的改善贡献力量。
助力土地集约程度提高。临湘高新区将分散小微钓具企业集聚发展,规范行业标准、统一环保要求,解决了临近城区产业园区供地紧张问题,也有效改善了城市建设供地,有助于城市现代化建设。
助力富民安市效果明显。临湘市现有浮标作坊300余家,浮标(钓具)生产企业680家,钓具电商269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年生产浮标1.5亿支,系列台钓、海钓、智能、碳纤浮标达3000多种,占有国内市场80%的份额,实现纳税1亿元,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小浮标”形成了大产业,2020年,临湘市浮标产业链总产值达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