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title]当前位置:首页/

生态保护修复有助于碳中和

发布时间:2021-03-12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关闭

  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热词".回望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于2020年12月的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有关专家表示,我国提出的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远远超出了《巴黎协定》"2℃温控目标"下全球2065~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的要求,这将可能使全球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提前5~10年,也将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碳中和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愿景一致

  目前,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和 保护提出了目标,到2035年, 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提出的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基本一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工作,推动 保护修复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规划和实施了一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有利于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2020年,《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印发实施,在长江、黄河、海岸带等布局了9大工程、47项重点工程;2016年以来探索实施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25个,有效解决了生态退化问题;有序开展长江、黄河、京津冀及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将治理修复矿点近9000个、面积约2.5万公顷,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发挥示范作用,积累实践经验。

  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提高了林草碳汇能力。全面完成国土绿化"十三五"规划主要任务,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56%,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对完整,对于固碳释氧、缓冲气候变化影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探索开展低碳土地整治,增强减排固碳能力。开展了土地整治全过程碳收支评价,研发了低碳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构建了低碳土地整治全过程碳收支计量技术体系,土地整治等工程减排固碳效果明显。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增强了蓝色碳汇能力。"十三五"期间,实施了"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全国整治修复岸线1200公里,滨海湿地2.3万公顷,提升了海洋生物的固碳能力,增强了海洋作为地球系统中最大碳库的"碳汇"作用。

  实现碳中和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所谓碳中和,也就是人类经济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2015年,195个国家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提出了更具雄心的温升控制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全球净零排放,以实现将全球地表温度相较于工业革命前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且各缔约方还达成共识,争取实现1.5℃的温控目标。

  我国碳排放量大,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压力巨大。以德国、法国、英国等为代表的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碳达峰,以美国、加拿大、意大利为代表的国家在2007年左右碳达峰,这些发达国家实现碳中和分别需要70年、45年左右的过渡期,而我国计划从2030年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窗口期仅为30年,明显短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提出的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是迄今为止各缔约方作出的最大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承诺。

生态修复将助力碳中和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危与机并存,任重道远。

  未来一段时间,要坚持系统观念,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节能减排、固碳增汇等系统性工作,一方面,依靠电力等主要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推广与创新,做好低碳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应用;另一方面,挖潜土壤、植被、海洋等碳库的碳汇作用与固碳能力,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低碳土地整治等工作,提升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减排增汇二者对于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同等重要作用。

  立足自然地理格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尊重自然地理地带性、重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落实三类空间管控边界,守住自然生态系统安全边界,统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水平。

  规划引领,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要体现绿色复苏、低碳转型理念;强化国土空间和用途管制,探索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划定并严守"三条控制线",建立完善海洋"两空间内部一红线"制度,倡导低碳节能产业用地转型、低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全面提高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综合利用效率;系统部署水源涵养等生态修复任务,促进土地利用、生态系统对碳循环的正效应;统筹推进开发利用和保护修复、自然和人工等综合性治理措施,协同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相关目标任务,不断提升节能减排和固碳增汇能力。

  自然恢复为主,提升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要重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生态系统碳汇等方面的潜力,借助自然的力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坚持系统观念,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科学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探索开展低碳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强"蓝色海湾"整治,加强生态廊道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加强科技支撑,增强生态系统监测评估能力。构建面向碳中和的生态修复核心理论体系,加强退化土地修复等关键技术攻关;建设天空地协同一体化数据监测体系,完善数据和信息共享机制,开展森林等生态系统长期动态监测,丰富生态系统碳通量监测、碳循环模拟等内容,建立健全生态系统碳排放监测、报告、核算体系,科学评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贡献。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拷贝或镜像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8-2020

资质查询
资质申报
留 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