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title]当前位置:首页/

保护野生动物 中国持续发力

发布时间:2021-03-18 来源:人民网

关闭

保护野生动物 中国持续发力

  英国《经济学人》日前发表文章,关注今年2月初中国公布的调整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文章称,新名录长度几乎是原来的两倍,列入近1000种野生动物,赢得动物保护人士的欢迎。莽山烙铁头蛇列入名录,“微笑天使”长江江豚保护级别升为一级。同时,狼也被首次列入保护范围。

  英国《独立报》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中国立即通过野生动物禁食令,计划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与《动物防疫法》,并出台《生物安全法》。这些皆为中国为防止其他人畜共患疾病传播做出的努力。

  近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公告,公布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这是《名录》时隔32年首次迎来大幅更新。

  自1989年1月发布至今,《名录》仅于2003年和2020年进行过两次微调。然而,由于物种受胁状况和保护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分类学的发展调整、新物种的持续发表,原《名录》已经难以保证中国受胁物种得到应有的保护,因此亟待系统调整。

  新《名录》保留原《名录》所有物种,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豺、长江江豚等65种野生动物的保护等级由国家二级升为国家一级,熊猴、北山羊、蟒蛇3种野生动物由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二级。此外,新增517种(类)野生动物,其中,大斑灵猫等43种野生动物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狼等474种(类)野生动物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对野生动物保护者而言,《名录》调整带来诸多值得欣喜的成果。例如,新《名录》对食肉动物给予足够重视,狼、豺等曾经被视为“害兽”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价值正逐渐受到关注。健康的生态系统本离不开食肉动物的调节和控制,但因为与人类的冲突和栖息地的丧失,近年来食肉动物的生存受到深刻影响。新《名录》将狼等列入保护范围,表明我们对野生动物价值的评估标准,开始从动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转变为生态系统是否完整、健康。这一转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鲜活写照。

  新《名录》也存在一些遗憾。例如背纹鼬、缅甸鼬獾、虎鼬等稀有、种群现状不明、研究尚且不足的物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相比兽类和鸟类,两栖爬行动物、鱼类等类群受到的瞩目也相对要少,物种和保护等级的争议更多。未来,基于更深入的研究,《名录》还需要进一步增补。但总体而言,此次《名录》调整是一次重要进步,表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光明前景。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力度。2020年2月,中国颁布野生动物禁食令,这项疫情期间必要且恰当的举措,成为降低公共健康风险的及时防线。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修订通过并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将进一步加强对野生动物贸易中防疫的要求。通过禁食令加上一系列立法修法的举措,中国政府表达了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决心;随处可见的公共宣传,向广大消费者传递了强有力的禁食野生动物信号。这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一个转折点。

  未来,如何制订更实用的执法落地措施,如何营造保护野生动物的社会文化氛围,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持续发力以及全社会的努力。此外,立法和保护政策还应该进一步考虑野生动物贸易的公共健康成本,通过野生动物供给链溯源、跨部门协同机制、消费者宣传教育、国际间合作等措施,长期维持野生动物禁食令,以预防未来人兽共患传染病的大流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主流。

  中国在环境议题上日益成为全球领跑者,对生物多样性与公共健康之间相关性的重视以及相应的政策改变,会对国际社会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对国情类似的周边国家来说尤为如此。今年5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云南昆明举办。中国将主持此次历史性的会议,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目标框架,探讨有效的实施措施,很重要的一点是凝聚全球共识。 有理由相信,中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积极努力,会进一步影响国际自然保护议题的设定与实施。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拷贝或镜像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8-2020

资质查询
资质申报
留 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