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title]当前位置:首页/

秋冬季攻坚城市为何“有进有出”?

发布时间:2021-11-10 来源:中国环境报

关闭

  《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正式印发。印发后第4天,11月2日起,我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PM2.5污染过程再现,20个城市启动重污染橙色预警,9个城市启动黄色预警。

  11月7日,又一份重磅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意见》在“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中强调“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聚焦秋冬季细颗粒物污染,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

  据 部 监测司一级巡视员刘舒生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冬明春的大气扩散条件基本接近或略微偏差”。那么,在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控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为何还要减少攻坚范围?

  哪些城市退了?哪些城市进了?

  “往年的攻坚范围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和长三角,一共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今年聚焦到59个城市,跟原来80个城市相比有进有出。” 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吴险峰在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的话引起了不小关注。

  有的城市退出了,有的被新纳入名单, “有进有出”有何考虑?可以简单认为是“做得好就退出,做得不好就纳入”吗?

  背后的故事脉络恐怕没这么简单,我们从具体名单开始说起。

  记者通过梳理2020-2021年秋冬季攻坚城市范围发现,除北京、天津外,攻坚范围增加的主要集中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山东东部和南部、河南南部。

  其中,河北去年有11城,今年新增秦皇岛、张家口、承德3城;山西在原来8城的基础上,新增大同、朔州、忻州3城。

  山东枣庄、东营、潍坊、泰安、日照、临沂6城也新补充进名单;河南增补城市最多,为平顶山、许昌、漯河、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共8城。

  退出城市集中在长三角地区。除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安徽淮北、阜阳、宿州、亳州7个城市依然需要参与秋冬季攻坚外,其余34个城市全部退出。

  “攻坚范围的变化跟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大气污染治理面临的重点和难点紧密相关。” 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雷宇告诉记者。

  “十四五”期间,大气污染治理领域要打好三项标志性战役,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是其中之一。

  “除沙尘影响外,八成以上的重污染出现在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主要在秋冬季。此轮秋冬季攻坚紧密结合了‘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的要求,是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的重要举措。”雷宇说。

  长三角何以能几乎“全身而退”?

  有了重污染天气这一衡量标准,一切疑惑似乎开始明朗。雷宇给出一组数据:

  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中,20个没有出现重污染,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5%,比2015年下降了74%,明显低于1.2%这一全国平均值。

  “在此情况下,为了能够全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我们不再把长三角纳入攻坚范围,而是集中资源向重污染依然频发的地区发力。”雷宇解释道。

  长三角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得益于其在污染源深度治理、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开展的工作。

  湛蓝的水晶天空,点缀着朵朵棉花云。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在无人机、卫星遥感、走航监测等大数据赋能下, 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前列,不仅已经启动VOCs “一厂一方案”2.0版,还将“大数据+嗅探技术”应用到船舶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当中,治理越来越精细化。

  空气质量领跑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2020年优良天数比率达93.3%。

  “十三五”期间,浙江分区分时分类精准采取强化减排措施,编制首份季节性VOCs强化减排措施正面清单,实施VOCs源头替代“百万”工程,PM2.5和臭氧(O3)“双控双减”成效初显。

  而依然参照执行的长三角7城,以及山东东南部6城和河南南部8城属于苏鲁豫皖交界地区。

  这一地区被重点“关照”早就有迹可循。

  2019年11月,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因PM2.5浓度上升被 部点名。2020年4月下旬, 部提出将推动苏皖鲁豫交界地区等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2020年6月, 部向这一地区派出监督帮扶工作组。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所涉及地市均远离各省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和管控力度相对较低,已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部能源环境政策研究部副主任冯相昭说。

  “因此,不仅是此轮秋冬季,‘十四五’期间,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在工作要求上要有所提升,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上也要加大力度。”雷宇表示。

  此外,长三角地区退出秋冬季攻坚范围也并不意味着蓝天保卫战各项工作可以放松,而是要乘势而上,在PM2.5和O3协同控制上下功夫。毕竟,其在三项标志性战役中还有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这两场“硬仗”要打。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数下降幅度并不比长三角小

  与长三角相比,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20年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3.5%,汾渭平原为2.8%,高于1.2%这一全国平均值。

  有些人可能急了:“什么?还有这么高?”

  稍安勿躁,让我们回到2015年。

  这一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8个地级以上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9.7%,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9%。

  现在明白了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并非成绩不理想,恰恰相反,它们在能源、产业、交通以及用地四大结构调整上做出了巨大努力:

  清洁取暖改造共完成约2500万户;河北产业结构调整,压减退出粗钢产能8212.4万吨;北京彻底结束燃煤发电历史,累计淘汰老旧机动车 109 万辆,新能源车规模累计达到 40 余万辆……

  正是以上这些心血的付出,才实现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从2015年的9.7%到2020年的3.5%,下降约64%,下降幅度和长三角地区比差不了多少。但是因为基数太高,所以暂时还未下降至全国平均值水平。

  即便如此,有些人可能还会问,那为什么秋冬季重污染还是“挥之不去”?

  以11月2日开始的这轮重污染为例,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分析,由于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采暖期,导致污染排放基数增加30%左右,再叠加不利气象条件以及大雾高湿诱发二次转化和颗粒物吸湿增长,即便10月下旬“2+26”城市工业污染源活动数量已经同比减少40%,污染还是来了。

  在此形势下,各地已经紧锣密鼓,高度重视,力争减缓污染积累速率,降低污染峰值。

  山西省省长蓝佛安部署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指出要时刻牢记 保护长远账、五年账、当年账、眼前账,坚持对 问题“零容忍”。

  陕西省省长赵一德强调,要坚决打好秋冬季治污降霾攻坚战,狠抓重污染天气应对。

  河北省邢台市委书记专题调研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坚决实现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年内“退后十”目标。

  山东省 厅大气环境处处长张金智表示,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要求落实到企业具体生产线,深化企业绩效分级分类管控,规范应急减排措施,着力减少重污染天气。

  此外,根据大气攻关研究成果,河北北部3个城市和山西北部3个城市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的冬季污染特征相似,对区域空气质量有传输影响。“把这些城市也纳入本次秋冬季攻坚的城市范围,通过深入开展监督帮扶,强化区域联防联控,能够提高这些城市的大气管理水平,推进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上一个台阶。”雷宇告诉记者。

  在采访的最后,雷宇谈道:“‘十三五’期间,空气质量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看蓝天、赏繁星的天数多了,老百姓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十四五’的目标是能够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

  “能实现吗?”记者问。

  “我们全力以赴。”雷宇答。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拷贝或镜像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8-2020

资质查询
资质申报
留 言
Baidu
map